第二十七章2个月后-《李唐之杨铭天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今天回家不上课,好好玩一会。你这几天不在家,我和有为发明了几个好玩的游戏”

    “嗯”曹欣只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晚上吃完饭,四个人玩着扑克牌,嘻嘻哈哈的过了一晚。

    之后杨铭开始了弘文馆的学习生涯。之后的几天里去水泥窑看过,水泥已经不少被朝中的权贵使用上。

    其中户部还接下了一个大订单,主要是杨钊的撮合的。是长安城路面铺设工程,主要是皇城内部的道路建设。

    这要感谢杨钊的妙语莲花,将道路这种面子工程与皇家颜面相结合。顺理而知,工程势在必得。

    杨铭虽然知道要致富先修路的这个道理,可怎么杨钊一说出来反而糟心呢。

    没办法,能卖出去就是道理,挨骂的反正不是杨铭。

    政令一下,杨铭水泥窑里面的水泥就存不下了。两天就搬完了仓库,内部道路开始封禁,工匠大量进入皇城南部进行水泥铺设。

    户部的一下订购了五万石的水泥,钱款也是分批次打入杨铭的工坊里面。

    皇城南部的工程一共持续了两个月,两个月后地面大部分是水泥地面,两边的树也保护了起来。

    看上去变得整洁干净,一体化。但是杨铭看过后,感觉那叫一个难看,没办法审美还是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朝中的人从原来骂杨钊浪费国库,到最后不言语了。圣人也亲临过,大肆的夸赞路面的舒适和漂亮。

    自此,长安的附近也升起了不少的烟。大量的水泥窑骤然而起,附近没有地的农民都找到了一个活干。

    在这两个月内玻璃是一天天的从来,杨铭都觉得这些工匠是不是故意的,要么就是傻到家了,快三个月的时间了还没做好。

    最像玻璃的一次还算那个发白发绿的样子,勉强能透过阳光。但是和玻璃还算有一定的差距,最后干脆决定造不出来都别来了。

    杨家老宅的纺织坊也将所有的棉花用完,所造的布匹全部以高价卖给了内务省。杨铭又将一办的工人还给了杨贵妃,留下了建造纺织机和织布机的几个核心人员。

    与曹家共同开设的酒肆也在平康坊你开业,装修风格也是水泥的现代风格。杨铭的高度酒卖价极高,真的做到了斗十千的程度。

    朝中的富商和大地主,大家族,就是购买此酒的主力,杨铭还为此酒起名为剑南,主要是原料来自于西南地区。

    城内的铁匠铺,主要还打造刀具,承接一些工坊铁料的打造。

    七月底的旬假,杨铭去了这个用了大量资金扶持的造纸坊,其中有一个匠人拿着布跑掉了,杨铭还以为唐朝人心淳朴呢,没想到上来给他上了一课。

    直接就是报官处理了,说实话能追回的概率很低。名字都不一定是真的,除非见到本人亲自抓到。

    剩下的十七人,分别拿出了各自造的纸。杨铭一一询问造纸的用料和时间,以及价格。

    有三人使用超过给予资金的造价,使用自己的资金,杨铭看了看纸的质量的确不错。便叫人补偿给了匠人,剩下的造假一般,质量和现在的纸无异。

    但又三个人的方法让杨铭十分在意,一人使用的是竹子造纸选材稍有苛刻,但价格也低于其他的树木。用时比较长,比较有突破。

    一人使用了渭河两侧的芦苇,所造的纸张发黄,手感较硬。杨铭详细的询问了他造纸的方式,取用的去年干黄的芦苇,加水泡软后发酵而制造,最后获得的纸张。

    最后一人使用的是农作物的秸秆,直接打碎所有的秸秆,由于秸秆粘性不够,加入了松香,制浆后的流程与其他人无异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